作者 主题: 如果没有至圣斩,圣武士会不会更有意思一点?  (阅读 4308 次)

副标题: 所以这东西果然太强了吧

离线 永世の神選さとり

  • Knight
  • ***
  • 帖子数: 436
  • 苹果币: 0
Re: 如果没有至圣斩,圣武士会不会更有意思一点?
« 回帖 #20 于: 2022-05-13, 周五 17:33:54 »
我是这么改的
至圣斩Divine Smite
劇透 -   :
第2级起,你使用近战武器攻击命中一个生物时,可以消耗一枚至圣斩使用次数,并对目标造成除武器伤害外附加的光耀伤害,额外伤害的数值为2d8。当圣武士等级达到6级时,你的至圣斩额外伤害提升至3d8,此后每提升4点圣武士等级,伤害便提高1d8,18级时达到最高5d8点。如果目标是不死生物或邪魔,则该伤害将再额外增加1d8。
在2级时,你可以使用2次至圣斩,此后圣武士等级每提升3级,你便可以额外获得一次致圣斩的次数,你在完成一次长休后恢复全部的使用次数。

斩系法术的话,取消了专注,但是一把武器同时只附一次斩

离线 白戈

  • Chivary
  • *****
  • 帖子数: 1325
  • 苹果币: 4
Re: 如果没有至圣斩,圣武士会不会更有意思一点?
« 回帖 #21 于: 2022-05-13, 周五 17:49:18 »
直接改成每回合一次也不无不可

离线 Juiblex

  • Hero
  • ****
  • 帖子数: 814
  • 苹果币: 6
Re: 如果没有至圣斩,圣武士会不会更有意思一点?
« 回帖 #22 于: 2022-05-13, 周五 21:36:57 »
就算至圣斩有百分之九十九的责任,难道你斩系法术就一点错都没有吗?

其实我自己玩的时候倒没有所有法术位都拿来斩,开个10分钟的虔诚护盾或者防护善恶都能提高生存能力,牧师专注另有他用的时候有第二个能放祝福术的人也很有帮助。但斩系法术这部分确实有点别扭,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专注时间又不像脆弱诅咒那么久,生效依赖命中的同时还可能再需要豁免来完全发挥威力,而除伤害以外至圣斩在保证收益的方面也是有优势的

“有些法术适用于特定场景,所以不能单纯看伤害"这点当然没错,但这些斩有的在适用场景下也表现得半斤八两,有的特定场景的范围又过于狭窄了

比如烙印斩:
“敌人隐形了,攻击打不中啊”
“那你反隐啊”
“我完施法了,还是看不见啊”
“你得打中啊”
“敌人隐形了,攻击打不中啊”(美国人丢椅子.jpg

比如雷霆斩:
“路太窄了,我要把眼前的敌人推开,以便能够攻击到他身后的敌人或者是痛击倒地的挡路者“》“哦,成功了!现在我可以在敌人起身之前打出仅剩的一次攻击,或是将敌人的远程...等等,刚才飞出去的人是不是把10尺外的走廊给堵住了?”
而且如果目的是先切后排,打不打这一下伤害区别也不大,对部分敌人使用不消耗法术位的推撞可能更合适,于是适用范围又更窄了

比如激愤斩:
“邪恶的敌人,在主的威光下颤抖吧!休想靠近我或是我的同伴一步!”
(敌人绕着圣武士绕圈)
“你这个卑鄙的混蛋!你在做什么?哦,你确实没有在接近我,只是与我维持同样距离,然后朝着我同伴的方向离我远去了。那行吧,但是借机的伤害还是要吃下的”
你说它没有达到目的吧,至少切到后排的敌人现在有劣势了。被切了,但没完全被切


如果我写私设的话,大概会是另一种思路,XX斩在接下来的一次或几次攻击中忽略隐形带来的劣势(具体几次这种平衡方面我就不掺和了),然后加少量伤害。这样才是一个能和至圣斩分清界限的功能性法术。目前的情况如果拿火球术来指代至圣斩,斩系法术算不上解除魔法,而是“击中敌人后有概率产生其他效果的燃烧之手”
« 上次编辑: 2022-05-13, 周五 21:49:15 由 Juiblex »
城龙说 每一张人物卡都给你带来快乐和回忆,所以跑完团要把它们丢进垃圾桶里面 你要好好地珍惜它们
邪魔崇拜者的城市生态
维克纳兄弟电影公司的特效片指南

离线 RabbitKnight

  • Flawless
  • *******
  • 帖子数: 4706
  • 苹果币: -1
  • 一個路過的兔子騎士
Re: 如果沒有至聖斬,聖武士會不會更有意思一點?
« 回帖 #23 于: 2022-05-13, 周五 21:49:51 »
就算至聖斬有百分之九十九的責任,難道你斬系法術就一點錯都沒有嗎?

其實我自己玩的時候倒沒有所有法術位都拿來斬,開個10分鐘的虔誠護盾或者防護善惡都能提高生存能力,牧師專註另有他用的時候有第二個能放祝福術的人也很有幫助。但斬系法術這部分確實有點彆扭,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專註時間又不像脆弱詛咒那麼久,生效依賴命中的同時還可能再需要豁免來完全發揮威力,而除傷害以外至聖斬在保證收益的方面也是有優勢的。

“有些法術適用於特定場景,所以不能單純看傷害"這點當然沒錯,但這些斬有的在適用場景下也表現得半斤八兩,有的特定場景的範圍又過於狹窄了。

比如烙印斬:
“敵人隱形了,攻擊打不中啊”
“那你反隱啊”
“我完施法了,還是看不見啊”
“你得打中啊”
“敵人隱形了,攻擊打不中啊”(美國人丟椅子.jpg

比如雷霆斬:
“路太窄了,我要把眼前的敵人推開,以便能夠攻擊到他身後的敵人或者是痛擊倒地的擋路者“》“哦,成功了!現在我可以在敵人起身之前打出僅剩的一次攻擊,或是將敵人的遠程...等等,剛才飛出去的人是不是把10尺外的走廊給堵住了?”
而且如果目的是先切後排,打不打這一下傷害區別也不大,對部分敵人使用不消耗法術位的推撞可能更合適

比如激憤斬:
“邪惡的敵人,在主的威光下顫抖吧!休想靠近我或是我的同伴一步!”
(敵人繞着聖武士繞圈)
“你這個卑鄙的混蛋!你在做什麼?哦,你確實沒有在接近我,只是與我維持同樣距離,然後朝着我同伴的方向離我遠去了。那行吧,但是借機的傷害還是要吃下的”
你說它沒有達到目的吧,至少切到後排的敵人現在有劣勢了。被切了,但沒完全被切。


如果我寫私設的話,大概會是另一種思路,XX斬在接下來的一次或幾次攻擊中忽略隱形帶來的劣勢(具體幾次這種平衡方面我就不摻和了),然後加少量傷害。這樣才是一個能和至聖斬分清界限的功能性法術。目前的情況如果拿火球術來指代至聖斬,斬系法術算不上解除魔法,而是“擊中敵人後有概率產生其他效果的燃燒之手”


提供一個思路:烙印斬除了目標現形以外,目標周圍也會。
確認隱形怪都只打近戰或是隊伍主要輸出是戰士這種近戰(甚至自己)時,你大可對自己或戰士等近戰輸出放烙印斬。沒必要拘泥在一定要打在敵人身上。打在自己或其他近戰身上可能效果反而更好。

以上先無視,我自己理解錯了(這樣想想還因此判錯了幾次),那麼應當用準備動作在對方攻擊時還手。

至於雷霆斬的舉例很明顯不太恰當,因為如果是一個一定要推開才能通過的地方,就算他飛出去把另一個走廊擋住這跟此時此刻可以通過『本來被堵住』的地方並不衝突。

至於激憤斬,繞圈固然可以但移動也會大打折扣,並不是沒效果。 你可以自己算一下走直線跟『不接近而繞圈圈走到後排』之間的距離差距多明顯。(更不提如果是無法繞圈的地方等等)
當然要讓效果好一點,用觸及武器會更好,也可以打完敵人後故意騙他藉機(或他不藉機也行)來拉開距離,讓這個『繞圈』行為的代價更大,相對來說玩家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微乎其微了。

老話一句:戰鬥不是只有dps。你的舉例我必須老實說,有點刻意而為之,有失公允。
真的只看dps的話那也不用討論至聖跟其他斬的差別了,建議職業都用戰士跟法師即可。
(至於只提這幾個斬的原因是我認為高環位的斬效果就更明顯了,應該不用拿出來分析了)
« 上次编辑: 2022-05-13, 周五 22:02:47 由 RabbitKnight »

离线 白戈

  • Chivary
  • *****
  • 帖子数: 1325
  • 苹果币: 4
Re: 如果没有至圣斩,圣武士会不会更有意思一点?
« 回帖 #24 于: 2022-05-13, 周五 21:57:36 »
引用
提供一个思路:烙印斩除了目标现形以外,目标周围也会。
确认隐形怪都只打近战或是队伍主要输出是战士这种近战(甚至自己)时,你大可对自己或战士等近战输出放烙印斩。没必要拘泥在一定要打在敌人身上。打在自己或其他近战身上可能效果反而更好。
这是你的私设更改思路还是你在根据官方内容提供经验指导?
引用
印记斩|Branding Smite
二环 塑能

施法时间:1 附赠动作

施法距离:自身

法术成分:V

持续时间:专注,至多 1 分钟

  你在法术终止前的下一次武器攻击命中某生物时武器闪烁如明星,并对目标额外造成 2d6 点光耀伤害。如果目标处于隐形状态,则该斩击将使其可见,且因其身上散发出 5 尺半径的微光而无法隐形,直至该法术终止。

  升环施法效应:使用三环或更高法术位施展该法术时,你使用的法术位每比二环高一环,法术的伤害就增加 1d6。
如果是后者的话,字面似乎只是说该次攻击命中的目标会因为微光而无法再次隐形,没有“任何隐形生物都无法在这个微光中稳形”的意思

离线 RabbitKnight

  • Flawless
  • *******
  • 帖子数: 4706
  • 苹果币: -1
  • 一個路過的兔子騎士
Re: 如果沒有至聖斬,聖武士會不會更有意思一點?
« 回帖 #25 于: 2022-05-13, 周五 22:00:45 »
引用
提供一個思路:烙印斬除了目標現形以外,目標周圍也會。
確認隱形怪都只打近戰或是隊伍主要輸出是戰士這種近戰(甚至自己)時,你大可對自己或戰士等近戰輸出放烙印斬。沒必要拘泥在一定要打在敵人身上。打在自己或其他近戰身上可能效果反而更好。
這是你的私設更改思路還是你在根據官方內容提供經驗指導?
引用
印記斬|Branding Smite
二環 塑能

施法時間:1 附贈動作

施法距離:自身

法術成分:V

持續時間:專註,至多 1 分鐘

  你在法術終止前的下一次武器攻擊命中某生物時武器閃爍如明星,並對目標額外造成 2d6 點光耀傷害。如果目標處於隱形狀態,則該斬擊將使其可見,且因其身上散發出 5 尺半徑的微光而無法隱形,直至該法術終止。

  升環施法效應:使用三環或更高法術位施展該法術時,你使用的法術位每比二環高一環,法術的傷害就增加 1d6。
如果是後者的話,字面似乎只是說該次攻擊命中的目標會因為微光而無法再次隱形,沒有“任何隱形生物都無法在這個微光中穩形”的意思


我剛看了一下然後問了問,確實似乎是我理解錯了。所以我之前也有判錯的地方。如果是這樣那應該試著用準備動作來在對方攻擊時來還手,就能避免他說的打不到的情況。(除非隱形怪也打遠程)
另一方面,隱形其實只有說對隱形目標的攻擊劣勢,所以到底能不能直接主動烙印斬我覺得這要看dm怎麼判?
照官方的方式處理的話其實就是劣勢放烙印=>中了,他被拆隱形,其他人之後打這隱形怪就不用吃劣勢,那也就一樣不會發生他說的打不中的情況了。

我自己團內之前的判法是因為隱形所以看不到,如果要攻擊可以,就選定位置劣勢攻擊,有猜中的話開始判命中,沒猜到就單純打在地板上之類的。(然後外加原來我一直搞錯的對自己烙印斬周圍五呎發亮後跑一圈索敵...真是糗大了。)
« 上次编辑: 2022-05-13, 周五 22:07:18 由 RabbitKnight »

离线 Juiblex

  • Hero
  • ****
  • 帖子数: 814
  • 苹果币: 6
Re: 如果没有至圣斩,圣武士会不会更有意思一点?
« 回帖 #26 于: 2022-05-13, 周五 22:08:02 »
提供一個思路:烙印斬除了目標現形以外,目標周圍也會。
確認隱形怪都只打近戰或是隊伍主要輸出是戰士這種近戰(甚至自己)時,你大可對自己或戰士等近戰輸出放烙印斬。沒必要拘泥在一定要打在敵人身上。打在自己或其他近戰身上可能效果反而更好。

至於雷霆斬的舉例很明顯不太恰當,因為如果是一個一定要推開才能通過的地方,就算他飛出去把另一個走廊擋住這跟此時此刻可以通過『本來被堵住』的地方並不衝突。

至於激憤斬,繞圈固然可以但移動也會大打折扣,並不是沒效果。 你可以自己算一下走直線跟『不接近而繞圈圈走到後排』之間的距離差距多明顯。(更不提如果是無法繞圈的地方等等)
當然要讓效果好一點,用觸及武器會更好,也可以打完敵人後故意騙他藉機(或他不藉機也行)來拉開距離,讓這個『繞圈』行為的代價更大,相對來說玩家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微乎其微了。

老話一句:戰鬥不是只有dps。你的舉例我必須老實說,有點刻意而為之且一知半解,有失公允。

烙印斩放下原文,它似乎不是一个反隐光环,发光和反隐是相互独立的效果
虽然这个法术不适用,不过打自己触发法术的想法挺有趣。不过自己和战士的AC可能比敌人还高,打自己必中这个说法也要征得MD同意
劇透 -   :
The next time you hit a creature with a weapon attack before this spell ends, the weapon gleams with astral radiance as you strike. The attack deals an extra 2d6 radiant damage to the target, which becomes visible if it's invisible, and the target sheds dim light in a 5-foot radius and can't become invisible until the spell ends.

雷霆斩就是说它确实能适用一些场景,但对付堵通道就不如堵门好用,而通道里的话敌人远程很可能不是只跟前排有10尺远。

单纯绕圈的话反正我见过的大多数团是允许5尺走第一个斜行的,如果后排在圣武士正后方,绕行的额外消耗是0尺,因为也不需要站在中间那排,站在边角那格同样可以攻击。10尺触及挡路的话确实会很有效,这点没得说。

战斗当然不只是DPS,所以我在指出烙印斩在反隐上的效率低下,雷霆斩在位移上的应用场景受限,以及激憤斬在挡路上的缺陷。我好像半点伤害数字都没提吧,“戰鬥不是只有dps”这个说法才是有失公允
城龙说 每一张人物卡都给你带来快乐和回忆,所以跑完团要把它们丢进垃圾桶里面 你要好好地珍惜它们
邪魔崇拜者的城市生态
维克纳兄弟电影公司的特效片指南

离线 RabbitKnight

  • Flawless
  • *******
  • 帖子数: 4706
  • 苹果币: -1
  • 一個路過的兔子騎士
Re: 如果沒有至聖斬,聖武士會不會更有意思一點?
« 回帖 #27 于: 2022-05-13, 周五 22:11:57 »
提供一個思路:烙印斬除了目標現形以外,目標周圍也會。
確認隱形怪都只打近戰或是隊伍主要輸出是戰士這種近戰(甚至自己)時,你大可對自己或戰士等近戰輸出放烙印斬。沒必要拘泥在一定要打在敵人身上。打在自己或其他近戰身上可能效果反而更好。

至於雷霆斬的舉例很明顯不太恰當,因為如果是一個一定要推開才能通過的地方,就算他飛出去把另一個走廊擋住這跟此時此刻可以通過『本來被堵住』的地方並不衝突。

至於激憤斬,繞圈固然可以但移動也會大打折扣,並不是沒效果。 你可以自己算一下走直線跟『不接近而繞圈圈走到後排』之間的距離差距多明顯。(更不提如果是無法繞圈的地方等等)
當然要讓效果好一點,用觸及武器會更好,也可以打完敵人後故意騙他藉機(或他不藉機也行)來拉開距離,讓這個『繞圈』行為的代價更大,相對來說玩家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微乎其微了。

老話一句:戰鬥不是只有dps。你的舉例我必須老實說,有點刻意而為之且一知半解,有失公允。

烙印斬放下原文,它似乎不是一個反隱光環,發光和反隱是相互獨立的效果
雖然這個法術不適用,不過打自己觸發法術的想法挺有趣。不過自己和戰士的AC可能比敵人還高,打自己必中這個說法也要徵得MD同意
劇透 -   :
The next time you hit a creature with a weapon attack before this spell ends, the weapon gleams with astral radiance as you strike. The attack deals an extra 2d6 radiant damage to the target, which becomes visible if it's invisible, and the target sheds dim light in a 5-foot radius and can't become invisible until the spell ends.

雷霆斬就是說它確實能適用一些場景,但對付堵通道就不如堵門好用,而通道里的話敵人遠程很可能不是只跟前排有10尺遠。

單純繞圈的話反正我見過的大多數團是允許5尺走第一個斜行的,如果後排在聖武士正後方,繞行的額外消耗是0尺,因為也不需要站在中間那排,站在邊角那格同樣可以攻擊。10尺觸及擋路的話確實會很有效,這點沒得說。

戰鬥當然不只是DPS,所以我在指出烙印斬在反隱上的效率低下,雷霆斬在位移上的應用場景受限,以及激憤斬在擋路上的缺陷。我好像半點傷害數字都沒提吧,“戰鬥不是只有dps”這個說法才是有失公允

確實,然後烙印是我判錯了先說聲抱歉。

我會說戰鬥不只有dps是因為把至聖拿來跟其他斬做比較。就像我前面說的:如果其他斬在dps上都跟至聖差不多,那至聖斬反而沒有存在的必要。
功能性法術本來就是根據情況發揮效果,至聖好用在於dps幾乎是隨時都有用,但相對來說你也很清楚雷霆跟激憤的效果了,至於場景上好不好用我覺得很多時候就不是法術的問題了。
(例如在一個不進水下的團說水下呼吸沒用一樣,當然反過來在一個全程都在水下冒險的團說水下呼吸在哪都很有用也一樣不太對)

然後激憤也可以用退後來拉大這個繞圈的代價(當然觸及是更沒代價且直觀的用法)

离线 Juiblex

  • Hero
  • ****
  • 帖子数: 814
  • 苹果币: 6
Re: 如果没有至圣斩,圣武士会不会更有意思一点?
« 回帖 #28 于: 2022-05-13, 周五 22:21:46 »
退后确实,而且反正已经生效了也没有了被借机失去专注的风险
城龙说 每一张人物卡都给你带来快乐和回忆,所以跑完团要把它们丢进垃圾桶里面 你要好好地珍惜它们
邪魔崇拜者的城市生态
维克纳兄弟电影公司的特效片指南

离线 RabbitKnight

  • Flawless
  • *******
  • 帖子数: 4706
  • 苹果币: -1
  • 一個路過的兔子騎士
Re: 如果沒有至聖斬,聖武士會不會更有意思一點?
« 回帖 #29 于: 2022-05-13, 周五 22:23:54 »
退後確實,而且反正已經生效了也沒有了被借機失去專註的風險

是的,而且退越多就會因為『不能主動接近』這個硬代價,讓目標的可移動路線被限制的越明顯。
基本上所有能下恐懼效果的招都適用這種玩法。

通常為了方便計算,我會直接在某A對敵人使用完恐懼相關的效果後,量一下他們的直線距離,然後直接給某A一個等同距離半徑的靈光範圍,這基本上就代表不管目標怎麼走怎麼繞,這個圈內是禁行區。
換句話說,只要讓這個禁行區範圍能包含到要保的目標即可。
« 上次编辑: 2022-05-13, 周五 22:26:23 由 RabbitKn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