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三十天是一个约数,其实只是大概两年而已,具体多少天,我并没有细数,只是知道这两年间并没有闰年,于是便用了七百三十这个数字。
我开始当DM,也差不多是在那个时候。当PC要更早些,大约是3年前了,先是跑了一个费伦团,不过因为CRPG玩的太少,很多名人名地不知道,被老人们嘲笑了一番。就这么断断续续跑了半年一年,出勤并不是很勤快。也不是不喜欢费伦,只是那时还在学业的关键阶段,时间不够。
后来,读研的事情定下来了,心里踏实一些,就又想跑团了。不过总是僧多粥少,八九个人围着一个DM,对我这种表现欲很强的人来说RP空间就并不很足够,于是乎就萌生了自己开团的念头。
然后因为总共没跑过几次团,磕磕绊绊开起了新手团。一开始有前辈帮着开,还算轻松,前辈走了以后,虽说是用现成的模组,但总觉得不能得心应手。那时候总被老手PC们欺负,慢慢的就意识到自己对规则的认识还很不足,尤其是一些世界观上的东西,经常犯低级错误被PC教育,自信心很受打击。
差不多就是在那附近,或者在那之前的一段时间,在别人都沉浸于WOW的欢笑声中时,我只是偶尔玩一玩DDO,从那里了解到有一个叫艾伯伦的世界。我并不了解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只知道他跟费伦差不多,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只知道大家都不了解艾伯伦,那么用艾伯伦做世界背景就没人能嘲笑我了。就这么着,一拍脑袋把游戏转到了艾伯伦。出乎意料的是,团里的PC还都很支持,因为大家都没试过,都想尝试一下新鲜事物。这么一来二去,当时英文还很不流利的我就抓了本战役设定读了起来。
团是一边读设定一边跑的,因此很多地方还都半懂不懂,总用核心规则里的概念往艾伯伦里面套,所以我的这个第一个团实际上有点不伦不类。尽管如此,PC们也都很在意与自己有关的世界设定,并且当我在这些地方犯了错误的时候会迅速给我指点。所以那时候可以说是大伙儿在一块共同学习。
半年以后,团在PC们达到11-12级的时候结束了。对于艾伯伦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等级。我让大部分PC都实现了自己在创造人物时制定的目标,PC们很高兴,我也很满足。
然而,我的艾伯伦之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那个时候开始读研究生,日子过的是相当清闲,于是就不由自主的筹划想开下一个团,也就顺着之前的轨迹,继续把艾伯伦读了下去。这个阶段我开始涉猎更多的艾伯伦书籍,看到了更多的魔法,专长,和各异武器。当然,这些显然都不是最重要的,而关键性的转折出现在我读到宗教设定的时候。
随着深入阅读,我看到标榜LG的银炎教会却有着一位LE的大主教,而阵营为LE的梦灵一族却能创造一个G的信仰,并召集无数信徒,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如果说之前我认为艾伯伦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魔法社会,那么在了解了艾伯伦的宗教后,她在我眼中更像是一个对现实世界的嘲讽。“真相存在于你找不到的地方”,“人们只是被利用了”,这样的主题贯穿始终。每一个正义的化身背后都有一段黑暗的历史,每一次恶人的复仇都揭穿一只伪善的面具。纯粹的善良和邪恶在这个世界几乎是不存在的,正如你我生存的这个世界一样。好莱坞似的热血英雄不是这个世界的主题,而试图去思考每一件小事背后的真实才是她所提倡的。正是这样的一个残酷的世界,从此之后深深的吸引了腹黑的我。
于是,我不再给PC们放置强大到无法战胜的怪物,也不会整天挖空心思怎么置PC于死地;而NPC之间的尔虞我诈,甚至是NPC对PC的利用和陷害增加了戏份。我开的团更侧重于成为一个好故事,而不是一场好游戏。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成为了一个比以前更好的DM,至少我可以说,艾伯伦改变了我的思考方式,而这种改变令我感到欢愉。
所以,我感谢艾伯伦。她给了我无尽的灵感和至少两个好故事。在我相信她会给我更多的同时,谨以此文纪年与她共同度过的七百三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