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mmm我的理解是不能以格子為目標,必須要以實際的目標當作標的物。畢竟這是一個單體法術,舉例來說就是如果目標是人類所以你以人類標準身高去指定目標位置,那應該會中。但如果是半身人或矮人等等呢?
又或是說不用判那麼細......那如果隱形的是他本人跟肩膀上的魔寵,那應該判哪一個被解除呢?(物件的話有更可能一格有多個物品)
不過也或許單純是我又想太複雜而已。只是因為這些原因,我認為單純知道目標所在格子是不夠的,以格子為目標會有爭議(模糊空間)。
當然不一定要看到,但我覺得需要額外情報去認知到目標是哪一個目標,透過上色或是物理接觸又或是其他方法(他身上呼出的熱氣等等),能夠確實明確的定義為單一目標而不是一格子人人都有機會的場合我認為才能生效。否則最至少要骰個骰子隨機目標或是因為目標可能錯誤而機率失敗等等。
再多好像應該另開文章了,總之先這樣,如果有希望繼續討論的話再開文章討論吧~
隱身和隱匿是不一樣的,我覺得你說的是隱匿的狀況
實際上規則上來說你可以非常明了的瞄準這個隱形單位(但是要吃目盲的劣勢)
不對吧(思考),我覺得反而應該是反過來。隱形應該是完全透明無法"看見"的,這樣要怎麼明瞭的瞄準?
反而隱匿因為只是藏起來,有太多方法可以讓他被看到了。
就像我提到的情況:如果一格中有多個單位隱形,要怎麼確實分辨出你這個對格子的解除法術是對哪個目標生效呢?如果有規則提到的話我也想了解一下(可能我看漏了)
emmmm,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对隐匿的理解不太一样
在我个人看来,“隐形”是指躲藏者停止对外界发射(反射)光学信息;而“隐匿”是指寻找者没能获得躲藏者的位置信息。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以下将A视为躲藏者,B视为寻找者:
情况1:A隐形成功(例如:A通过使用隐形术停止对外界发射光学信息),但隐匿失败(B拥有盲视,又或者A一直在剧烈咳嗽,导致B依旧获得了A的
准确位置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B显然可以瞄准A,将其视为解除魔法的目标。(此处说的的
准确位置信息往往不仅仅指格子,例如:对于咳嗽的隐形目标,你可以像瞄准一个微型目标一样瞄准发出咳嗽声的源点(声带,喉咙等),你可能完全不知道发出声音的生物有多大,他可能是小魔鬼,也可能是巨龙,但毫无疑问,他占据了发出声音的源点,瞄准源点的攻击或施法自然会落在他身上(前提是攻击鉴定成功))
情况2:A没有隐形,但成功隐匿(例如:A出现在B的视野范围内但不发出任何声音,同时利用掩体,迷彩和B的大意心理使得B没有发现到A的存在;举个现实例子:越战中的越军A和美军B)
在这种情况下,在不超游的情况下,B甚至可能不知道有人就在他的身边,瞄准自然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