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错了这段话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不能更改的判定是“前者”的,也就是“法术本身的效应不够强或有针对性所导致的类别受限”这类。
法术本身效应没有限制只是有个识别机制的魔法徽记是可以被欺骗的。
当然,我这里刻意规避了一个可能的情况,就是有可能魔法徽记这类有“识别”机制的东西,其本身效应不一定是没有限制的,取决于实际剧情场景。(当然魔法徽记这类的法术是没有限制的,这类主要指那些特殊的剧情地点)。
所以其实很简单,这个法术可以欺骗魔法识别效应,但不影响魔法产生的实际效果,实际效果可以生效就生效,不可以生效就不生效。
问题就在于这里,系统上法术并没有所谓的前者和后者之分,所谓疗伤术不论如何不可以生效都是后加的解读
魔法徽记:目标类型自设,效应多项选一
疗伤术:目标限非不死且非构装体,效应为恢复生命
系统上没有理由阻止不死生物或构装体恢复生命,而疗伤术自己也没有解释为什么有这种类别限制
虽然两个法术检测机制显然不一样(目标检测和生效检测),然而系统上并没有明确区分,就连涅斯图也没说过只能欺骗目标检测的相关内容,只要类别检测通过就有理由生效
如果这两个例子还不够明显,可以看看人类定身术和怪物定身术,对于容易先入为主的疗伤术而言问题更明显:
非类人能被定身吗?怪定在上,当然可以,就像不死和构装体可以恢复生命。
那么对非类人释放的人类定身术?——灰的地方就在这里,仅从法术和规则描述而言根本没法分辨法术的检测类别,涅斯图能不能欺骗是一个谜,目前并不是DM的我们也不应该擅自揣测
(当然一般情况的错误施放根据XGE是无效的,灰的是涅斯图不是这个部分)
编辑:之所以这么说是涅斯图的原文应该是“改变对……的表现方式”,没有仅限揭示信息的意思。
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