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美蘋果園
TRPG討論區 => 研討區 => 5版 討論區 => 主题作者是: SilverFrondYin 于 2020-03-04, 周三 10:13:12
-
跑团时遇到了几个关于附赠动作的疑惑:
以附赠动作发动一次武器攻击时,是否被视为执行攻击动作?
个人观点:
攻击动作是否能被理解为“战斗动作”条目下的选项之一:攻击Attack?
如果可以的话,只要执行Attack动作,是否能被理解为执行攻击动作?而无论其使用附赠动作或动作。
附赠动作与动作的区别是否在于其使用权限,或者两者之间还有其他区别?
群内其他观点:
观点1:参照贼的灵巧动作特性,该特性的描述为使用附赠动作执行撤离,疾走......而非执行撤离动作,疾走动作
因此使用附赠动作发动攻击应该被理解为”执行附赠攻击动作”,而非“执行攻击动作”
观点2:“发动攻击”不等于“执行攻击动作”
所以“附赠动作”与“动作”在判定上的区别是什么?
求个解答,期望为能在译前原文上找到依据
-
答案肯定是不被视为执行攻击动作,但具体论证过程就看下面其他人回答了
我印象中以动作执行“攻击”这个动作才叫攻击动作,而且虽然攻击动作是以所持的武器进行攻击,但以所持的武器进行攻击并不一定是攻击动作(比如翠炎剑),而附赠动作打人都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一次攻击,但没有说执行一次攻击动作的
-
答案肯定是不被视为执行攻击动作,但具体论证过程就看下面其他人回答了
我印象中以动作执行“攻击”这个动作才叫攻击动作,而且虽然攻击动作是以所持的武器进行攻击,但以所持的武器进行攻击并不一定是攻击动作(比如翠炎剑),而附赠动作打人都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一次攻击,但没有说执行一次攻击动作的
嗯嗯,主要想听听论证过程
-
这里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书上非常清楚地说了附赠动作是什么
附赠动作 Bonus Action
许多职业特性、法术和其他能力会允许你在自已回合里执
行一个额外的“动作”——附赠动作。例如,灵巧动作 Cunning
Action 特性就可以让游荡者得以执行一个附赠动作。你只有在
因特殊能力、法术,或其他特性的作用而拥有可实施的附赠动
作时,才能执行附赠动作。否则你无法执行任何附赠动作。
你只能在自已的回合内执行一个附赠动作,因此如果你有
多于一个项可选,则必须从中作出选择。
除非附赠动作指定了可以执行的时机,否则你在自已的回
合里自行决定何时执行附赠动作,而任何妨碍你以相应能力执
行动作的条件,也会妨碍你以该能力执行附赠动作。
BONUS ACTIONS
Various class features, spells, and other abilities let you
take an additional action on your turn called a bonus
action. The Cunning Action feature, for example, allows
a rogue to take a bonus action. Vou can take a bonus
action only when a special ability, spell, or other feature
of the game states that you can do something as a bonus
action. Vou otherwise don't have a bonus action to take.
Vou can take only one bonus action on your turn, so
you must choose which bonus action to use when you
have more than one available.
Vou choose when to take a bonus action during your
turn, unless the bonlls action's timing is specified, and
anything that deprives you ofyour ability to take actions
also prevents you from taking a bonus action.
决定附赠动作能做什么的不是玩家,而是职业特性、法术或其他能力,附赠动作实际的游戏效果只取决于它自己的描述
除非一个提供附赠动作选项的能力说明它的效果是“执行攻击动作”,否则它就不是执行攻击动作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附赠动作进行攻击的能力说自己是“ take the Attack action”
反过来有些角色可以用附赠动作“执行回避动作”,这当然是因为特性本身说了它是执行回避动作
另外“发动攻击”和“执行攻击动作”只要你看了phb你就能发现它们位于两个章节、是两部分游戏内容,当然不是一码事
顺便一提你和观点1都应该把phb189页到194页重新看一遍
再顺便一提灵巧动作就是执行撤离动作执行疾走动作
最后一提什么是“执行动作”写在了这一章的最开头,你只看后面当然看不懂为什么“战斗中的动作”里有“攻击”这一节,可后面又跟了一节标题等级高一级的“发起攻击”了
-
反证法:
如果进行一次攻击是攻击ATTACK动作,
那么我们来看看PHB说攻击ATTACK的规则部分:
————————————————————————————
攻击 Attack
攻击动作是战斗中最常见的动作,包括了挥剑劈砍,弯弓射箭,或是直接徒手挥拳等动作。
利用此动作,你可以发动一次近战或远程攻击。
————————————————————————————
那么,攻击ATTACK动作会让你做出一次攻击,也就是攻击ATTACK动作,
然后这个被攻击ATTACK动作做出的攻击ATTACK动作被做了出来,让你做出一次攻击,也就是攻击ATTACK动作……
……
……
很好,我们现在陷入了死循环
显然,这不合理,而且是荒谬的
一次攻击不是攻击ATTACK动作
-
你可以理解为, 攻击动作的效果是给予你一次(如果你没有多重攻击的特性)攻击的机会, 你可以用这个来攻击。然后附赠动作有可以让的攻击的内容, 但是不是攻击的动作。你可以把攻击看做攻击动作的衍生物, 但这个衍生物不止是可以用攻击动作来产生。
这两者的关系就像你在一次鉴定有优势, 于是可以投两次骰子来取高。或者你没有优势, 但是点了<幸运>专长并花费了幸运点, 这也可以让你投两次取高。虽然这两者的结果都看起来一样,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上有很大的区别。
-
动作一词特指通常每回合有且只有一次的那个,其选项之一才叫攻击动作,而一次攻击本身不是动作,所以才有“额外攻击”那“一次攻击动作内发动多次攻击”的说法。
附赠动作不是动作,通常一个也没有且每回合最多一个,即使其内容是一次攻击,它也不是攻击动作,所以不能使用“额外攻击”。
同理“灵巧动作”所给的附赠动作,即使其内容与某些动作选项一样,也只是借用其描述而已,不能类比到其它动作选项。
-
动作一词特指通常每回合有且只有一次的那个,其选项之一才叫攻击动作,而一次攻击本身不是动作,所以才有“额外攻击”那“一次攻击动作内发动多次攻击”的说法。
附赠动作不是动作,通常一个也没有且每回合最多一个,即使其内容是一次攻击,它也不是攻击动作,所以不能使用“额外攻击”。
同理“灵巧动作”所给的附赠动作,即使其内容与某些动作选项一样,也只是借用其描述而已,不能类比到其它动作选项。
最后一句我认为有点不一样,“灵巧动作”与“飞檐走壁”的描述都是以附赠来执行某些动作,而这些动作是实实在在的“撤离”“疾跑”,执行他们可以触发在需要“撤离”或“疾跑”下才能触发的效果,例如著名的远祖之剑和剑圣僧的配合
那么假如有一个特性指明了使用附赠执行攻击动作,那它理应可以使用额外攻击进行多打,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攻击动作”。
当然,到目前为止所有附赠多打都是“发动一次攻击”,而不是“攻击动作”,所以附赠都不吃额外攻击(暂时)。
同理如果是“以一个附赠动作,你随后在本回合内的移动都不会触发借机攻击。” 而不是 “以一个附赠动作,你执行撤离动作”,那它就不是撤离动作,理应不能触发远祖之剑(
-
动作一词特指通常每回合有且只有一次的那个,其选项之一才叫攻击动作,而一次攻击本身不是动作,所以才有“额外攻击”那“一次攻击动作内发动多次攻击”的说法。
附赠动作不是动作,通常一个也没有且每回合最多一个,即使其内容是一次攻击,它也不是攻击动作,所以不能使用“额外攻击”。
同理“灵巧动作”所给的附赠动作,即使其内容与某些动作选项一样,也只是借用其描述而已,不能类比到其它动作选项。
最后一句我认为有点不一样,“灵巧动作”与“飞檐走壁”的描述都是以附赠来执行某些动作,而这些动作是实实在在的“撤离”“疾跑”,执行他们可以触发在需要“撤离”或“疾跑”下才能触发的效果,例如著名的远祖之剑和剑圣僧的配合
那么假如有一个特性指明了使用附赠执行攻击动作,那它理应可以使用额外攻击进行多打,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攻击动作”。
当然,到目前为止所有附赠多打都是“发动一次攻击”,而不是“攻击动作”,所以附赠都不吃额外攻击(暂时)。
同理如果是“以一个附赠动作,你随后在本回合内的移动都不会触发借机攻击。” 而不是 “以一个附赠动作,你执行撤离动作”,那它就不是撤离动作,理应不能触发远祖之剑(
并且一对可以用来对比的例子(虽然和附赠动作无关)是动作如潮和加速术,它们都可以执行攻击动作(即使加速术有一项额外的限制),并且(按SA里JC的说法)它们都能触发双武or长柄大师,和通常的执行动作没有区别
是否算是执行动作仅取决于能力自身的描述
-
动作一词特指通常每回合有且只有一次的那个,其选项之一才叫攻击动作,而一次攻击本身不是动作,所以才有“额外攻击”那“一次攻击动作内发动多次攻击”的说法。
附赠动作不是动作,通常一个也没有且每回合最多一个,即使其内容是一次攻击,它也不是攻击动作,所以不能使用“额外攻击”。
同理“灵巧动作”所给的附赠动作,即使其内容与某些动作选项一样,也只是借用其描述而已,不能类比到其它动作选项。
最后一句我认为有点不一样,“灵巧动作”与“飞檐走壁”的描述都是以附赠来执行某些动作,而这些动作是实实在在的“撤离”“疾跑”,执行他们可以触发在需要“撤离”或“疾跑”下才能触发的效果,例如著名的远祖之剑和剑圣僧的配合
那么假如有一个特性指明了使用附赠执行攻击动作,那它理应可以使用额外攻击进行多打,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攻击动作”。
当然,到目前为止所有附赠多打都是“发动一次攻击”,而不是“攻击动作”,所以附赠都不吃额外攻击(暂时)。
同理如果是“以一个附赠动作,你随后在本回合内的移动都不会触发借机攻击。” 而不是 “以一个附赠动作,你执行撤离动作”,那它就不是撤离动作,理应不能触发远祖之剑(
不对,动作,附赠动作,以及撤离这样的动作选项,是整整三个概念,不以动作执行的撤离,就只是撤离,而不是什么撤离动作。
远祖之剑指向的是作为动作选项的撤离,故以附赠动作执行亦可触发,而额外攻击指向的攻击动作就必须是动作。
动作如潮和加速术给的都是真正的动作,而附赠动作一律不是动作,作为动作选项的攻击与发动一次攻击的攻击又不同,前者作为专供(应该可以省略“目前”)动作的动作选项,是不能与撤离相类比,来探讨动作与附赠动作的关系的。
最后,很怀念前朝的标准动作啊。
-
动作一词特指通常每回合有且只有一次的那个,其选项之一才叫攻击动作,而一次攻击本身不是动作,所以才有“额外攻击”那“一次攻击动作内发动多次攻击”的说法。
附赠动作不是动作,通常一个也没有且每回合最多一个,即使其内容是一次攻击,它也不是攻击动作,所以不能使用“额外攻击”。
同理“灵巧动作”所给的附赠动作,即使其内容与某些动作选项一样,也只是借用其描述而已,不能类比到其它动作选项。
最后一句我认为有点不一样,“灵巧动作”与“飞檐走壁”的描述都是以附赠来执行某些动作,而这些动作是实实在在的“撤离”“疾跑”,执行他们可以触发在需要“撤离”或“疾跑”下才能触发的效果,例如著名的远祖之剑和剑圣僧的配合
那么假如有一个特性指明了使用附赠执行攻击动作,那它理应可以使用额外攻击进行多打,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攻击动作”。
当然,到目前为止所有附赠多打都是“发动一次攻击”,而不是“攻击动作”,所以附赠都不吃额外攻击(暂时)。
同理如果是“以一个附赠动作,你随后在本回合内的移动都不会触发借机攻击。” 而不是 “以一个附赠动作,你执行撤离动作”,那它就不是撤离动作,理应不能触发远祖之剑(
不对,动作,附赠动作,以及撤离这样的动作选项,是整整三个概念,不以动作执行的撤离,就只是撤离,而不是什么撤离动作。
远祖之剑指向的是作为动作选项的撤离,故以附赠动作执行亦可触发,而额外攻击指向的攻击动作就必须是动作。
动作如潮和加速术给的都是真正的动作,而附赠动作一律不是动作,作为动作选项的攻击与发动一次攻击的攻击又不同,前者作为专供(应该可以省略“目前”)动作的动作选项,是不能与撤离相类比,来探讨动作与附赠动作的关系的。
最后,很怀念前朝的标准动作啊。
并不是这样
你之所以能够“take the Attack action”,是因为规则在“Your Turn”节规定了你在你的回合中有一次“take an action”的机会,而这次机会可以从balabalabala中选择
而假如说真的有一个“以附赠动作执行攻击动作”的能力的话,它的描述其实是和上面这条规则没有直接关系的
另外和动作无关的撤离,规则通常会以“你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时,获得撤离动作的好处balabalabala”来描述,但以附赠动作执行撤离动作不是这种情况
↓类似这种
Whenever you use Flurry of Blows, you gain the benefit of the Disengage action,
-
简而言之这里的区别是
规则在描述上并没有给你一个叫做动作的消耗品,也没有规定你能在什么时候自动拥有一个性质独特、和其他“动作”有所区别的动作,所谓“动作位”or“动作类型”其实是被拿来辅助理解的前朝概念
规则实际上说的是“你在每个你的回合里都能够干一件事,这件事叫执行一个动作,而执行一个动作的可选选项有balabalabala”
而无论是附赠动作也好,加速术等等也好,都是在这个通常情况下之外的特殊情况;它们的描述允许你做什么,你就可以做什么,它们的效果如何仅取决于它们自己,仅此而已
整体上5e的能力设计思路其实尽力倾向于“它说自己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如果它没说自己是那它就不是”的简单逻辑(沉思
假如规则没有出错/造成误解/造成歧义的话,那么一个能力的效果就应该是它的字面意思
这也是为什么5版没有“动作类型”“动作位”“动作更新时点”之类的概念的原因,在能力设计上5版是以能力对自身的描述为基础、而不是以“动作经济”为基础的(这一点可能优化经验较多的、3.5版和4版转到5版的玩家有更深的体验)
-
不过动作类型这个相对好理解一些。
我突然明白上次看到人说“5E的动作比3R难以理解”是什么一种意思了。
-
不过动作类型这个相对好理解一些。
我突然明白上次看到人说“5E的动作比3R难以理解”是什么一种意思了。
对稍有经验的游戏玩家可能确实如此(
5e的动作概念上确实和3.5有差异……可能这种设计的目标是游戏素人,理念上似乎更偏向“用自然语言而不是游戏内术语/关键词去理解”的样子
-
正如海灵所说,(标准)动作位、附赠动作位、动作选项等概念是用来辅助理解的,所以我认为它们并没有对错可言,下意识否定“以附赠动作执行攻击动作”的可能性才是我出错的根本原因。而直接原因可能是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额外攻击”提到的攻击动作有动作一词后缀,而“灵巧动作”提到的撤离没有?
错误答案:单独的攻击和撤离是动作选项,这里的攻击动作特指使用动作位执行攻击这个动作选项,同理使用了动作位的撤离才叫撤离动作。
正确答案:撤离=撤离动作,都是指动作选项,同理攻击动作也只是动作选项,加上动作后缀只是为了与“发动一次攻击和”的那个攻击区分避免歧义而已。没有附赠动作内不能发动“额外攻击”的规定,只有暂无方法以附赠动作执行攻击动作的现实。
-
正如海灵所说,(标准)动作位、附赠动作位、动作选项等概念是用来辅助理解的,所以我认为它们并没有对错可言,下意识否定“以附赠动作执行攻击动作”的可能性才是我出错的根本原因。而直接原因可能是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额外攻击”提到的攻击动作有动作一词后缀,而“灵巧动作”提到的撤离没有?
错误答案:单独的攻击和撤离是动作选项,这里的攻击动作特指使用动作位执行攻击这个动作选项,同理使用了动作位的撤离才叫撤离动作。
正确答案:撤离=撤离动作,都是指动作选项,同理攻击动作也只是动作选项,加上动作后缀只是为了与“发动一次攻击和”的那个攻击区分避免歧义而已。没有附赠动作内不能发动“额外攻击”的规定,只有暂无方法以附赠动作执行攻击动作的现实。
emmmmmm
在这里,翻译难以再现英文排版体现出了问题……
实际上灵巧动作确实是“take the Dash action or take the Disengage action or take the Hide action”
CUNNING ACTION
Starting at 2nd levei, your quick thinking and agility allow you to move and act quickly. You can take a bonus action on each of your turns in combat. This action can be used only to take the Dash, Disengage, or Hide action.